语与文

注:本来今晚我是要看专业书的,然而拖延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为了理直气壮地虚掷光阴,我暂时扔掉了课本,把今天这样一个小小的思考化作文字,转述给大家。这段话其实是我写完正文后加上去的,随着写正文的过程,今天这个小小的思考也逐渐地完善与扩充,最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自打幼儿园以来,便有一门课称为“语文”。语者说也,文者写也。“语文”的字面意思便是“说”和“写”。由是观之,“语文”这个词概括了这个学科最基础、最重要的两个能力。

然而“说”和“写”其实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某些人(比如我)自认在说话上还有一些水平,然而真正落实在纸面,却时常觉得表达起来似乎远不如说话来得顺畅。对目前的我而言,最直接的反映就在书写病程记录的时候效率极低,严重拖慢工作进度。为何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常常说得头头是道,真正写起来就遇到很大的阻力?其中一个原因是就是文字表述较口头表述而言,本身就有着很多独特的难度所在。

不论是听讲座的时候,还是练习英语听力的时候,每个人应该都有所体会。聆听他人讲话,绝大多数情况下获得的是讲者的内容大意、核心思想。至于具体的句子,哪怕是刚刚听到,想要逐字复述都是极为困难的。这就为演讲提供了很多方便:文辞稍显不通畅?问题不大,不影响理解就好。搜肠刮肚却词不达意?用省略词糊弄过去便可。顺序稍显混乱?通过流畅的转折引导读者的注意力和思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样的瑕疵。总之,讲也就讲一次,听也就听一次,有时没解释清楚的问题还能在答听者问的时候再追加解释,只要讲者想表达的思想本身是系统的、完善的,事后听者在脑中那么一组织、一加工,自然得到一种整体感。阅读文字则不同,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作者无法掌控读者阅读的速度、深度和次数,作者也不可能根据读者的反馈即刻作出进一步说明。于是再精深的理论,再难表述的思想,终将落实到纸面的一个个个字符上,没有其它出路。想不出如何表达?反正不能画个横线空着,也不好说“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词语,但是这里地方太小,写不下”。文辞不够通畅?要么字斟句酌地修改,要么就赤裸裸地摆在纸上,随时供他人指摘。顺序不够工整?读者只要稍有察觉,回头一翻便一清二楚。此外,在演讲时,讲者的地位、语气、动作、神态,无一不对听者施加影响,而阅读时,前面这些干扰一一被排除(或许地位除外,但即便如此,由于本人不在面前,地位的效应也被大大削弱)。所以写文章,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断绝了一切打马虎眼的可能,一字一句供读者任意地审阅与评判。

所以写作这件事,就逼迫作者对表达的每个细节进行思考。光有个模糊思想是不够的,要把每个细节具象化,通过语言传达给读者。恐怕这就是写作对作者最大的锻炼与益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