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的帝国时代……

没记错的话,现今被EA收购的WestWood公司是RTS(即时战略游戏)的奠基人。虽然私深爱着RTS,但可惜私不是个擅长这种游戏类型的人。记得跟桃子玩War3的时候,凭借开局狂刷才把APM刷到了70+,其中的有效操作大概也只有50左右。用心之仁兄的话说就是“渣”。除此之外,星际争霸到现在还没打赢过电脑,War3打简单难度NE依然会死等等让常人无法相信的战绩都曾出现在私身上。

其实私的RTS之路是从帝国时代开始的。不,准确地说是从帝国时代:罗马复兴开始的。

那时候私大概还很小。只是有一次见到了表哥在玩,他对私说:“这是一个很费时间的游戏,但是很好玩。”。之后就第一次接触到了RTS,在表哥的指导下学会了基本的操作。可惜私当时英文水平太烂了,在主菜单都看不懂的情况下实在没办法将游戏进行下去,并且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不能等他研究完了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之后就玩到了帝国时代2和其资料片征服者。那是整个帝国时代系列最耀眼的光辉,也是私玩得最好的一作(虽然实际依然很悲剧)。记得还和桃子在对战平台玩过一段时间,虽然私基本没赢过,但是想想还是蛮怀念的。

私不明白为何帝国三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功,大概是节奏太慢,大概是画面在当时太过超前以至于大众的PC还拖不动,大概是平衡性还不够好等等。之后的酋长争霸和亚洲王朝也是同样的悲剧。如今全效工作室已然解散,虽然Big Game Huge还在并且为我等保留了一线希望,但没了全效的帝国时代还是帝国时代么?至少亚洲王朝的亚洲文明真的不是很像帝国时代曾经的样子。

升级了PC,终于可以拖动帝国3了。玩日本战役时果然又延续了私RTS一贯的悲剧。然而即使能跟简单难度的电脑打打,也还是很不错的。

另:虽然亚洲王朝明显是以日本为中心制作的,不过个人觉得日本真的不是很强。相比之下高输出的中国倒是更厉害一点呢。

开源界的大神真多呢……

其实私最开始用ubuntu的时候没有想混迹于ubuntu中文论坛,不过后来为了提问和找资料才进去了,并且在犹豫许久之后从Gnome转投了KDE,于是就在kubuntu板块灌水了。说是灌水,真的是灌水,因为很多东西私都不太懂,只是自己常捣鼓KDE的图形界面而已。之后就认识了心之所在(qiii2006)。

后来进kubuntu板块的时候多扫了一眼,他是kubuntu板块的版主。

由于ubuntu本命环境是Gnome,所以KDE常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乎必须要去看wiki。又多扫了一眼贡献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再一查,此人是ubuntu wiki管理员。

随着对KDE的深入了解,开始更多地搜罗KDE的资料。KDE Userbase成了常去的地方。翻到Dolphin(KDE文件浏览器)的时候扫了一眼图片,其中一张图上赫然写着一个熟悉的名字……再一问,Userbase中文是这位心之仁兄翻译的……

经常逛他网志,里面有个人也和私一样常评论文章,叫CS Slayer,并且多次鼓动私转投Arch Linux。私当时想此人居然能玩好Arch看来一定挺强,不过没怎么在意。

由于wordpress留评论支持输入自家网志的地址,于是顺藤摸瓜过去,找到此人的网志。一进去私就惊了,整个网志的界面完全是KDE Air风格。再一看,主题是自己做的……看了几篇文章,此人编程功力不是S级至少也算个A级……

前几天又无聊,再光顾他网志,看到“伪·通向fcitx之路”这帖子,私彻底惊了……此人是Linux下“小企鹅输入法”(Free Chinese Input Toy for X,Fcitx)的开发者之一……

作为一个干什么事情都半吊子的人,私能见到这么多活的大神,还真是令自己感到惊讶呢……

信手闲话:Python的函数/kubuntu10.10和KDE4.5/文本编辑器

信手闲话:Python的函数/kubuntu10.10和KDE4.5/文本编辑器

函数……果然是高级的玩意。高中时候就不太玩得好抽象函数的变换,没想到这一悲剧竟然延续到了编程上面(请忽略私的偷换概念)。

比如私搞不懂为什么python的函数不允许给第一个变量赋默认值,搞不懂keyword-only parameter的作用,搞不懂parameter和arguement的区别,等等……

于是乎……果然还是有不少要学的东西。

/

在虚拟机里装了kubuntu10.10 alpha2,默认环境KDE4.5。很多很好的改变,比如托盘展开被Windows带坏了,比如多了个Webkit浏览器(虽然兼容性远不如Google Chrome),再比如多了个默认输入法配置程序(虽然是个GTK程序),都让kubuntu用起来轻松多了。

/

私在用Vim写这个。不过其实真正用来写网志的编辑器是Emacs。Emacs几乎能称得上是一个小型操作系统,功能真的很多,并且居然支持“超文本咖啡壶控制协议”(顺带一提,这是个IETF的恶作剧,另外其中定义的一个错误叫做“我是茶壶”,参见这里)。只可惜弄来弄去都学不会那里面的一些热键,最后还是只能暂时用着Vim,有时间私会再去学的。

KDE下有个文本编辑器叫做kate,也是很不错的,至少它的图形界面(菜单和图形化的设置界面)是做得最到位的。真希望kate能和Vim的特性合起来。 #这里私补充一下,新版本(KDE4.2以后)的kate有一个Vi input mode,可以用Vi(Vim)的方式进行编写。可惜的是kate没有windows版,所以目前似乎只能Vim一条路走到黑了。

/

后记:貌似这几天都是每日一志的样子呢。记得“编程随想”大神最初创立网志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逼自己写点东西,私的现状和他颇为相似。不过不知私会不会和他一样最终让自己写东西变得容易些……

OpenSUSE11.3,倒计时……

OpenSUSE倒计时牌

很早以前看到过这么一个说法:Linux桌面的唯一希望是OpenSUSE。深层意义大概是因为其他Linux发行版主要是为爱好者、“玩家”准备的,只有OpenSUSE真正把“广大桌面用户”作为主要的对象。

类似“唯一希望是OpenSUSE”的话说出来的时间大概也比较早了,那时ubuntu大概还没有发展起来。然而无论现在ubuntu做得多好,OpenSUSE的功绩都是不应被遗忘的。OpenSUSE11.2私曾用过一段时间,不过后来因为软件源问题,放弃了。如今11.3发布在即,不能说“激情重燃”吧,至少在其他众多发行版在私新PC下屡屡不顺的时候为私注入了一点新的希望,也称“念相”,人活着实际就图个念相。

OpenSUSE也是一个以“稳定”优先的系统(至于您装它提供的SVN则是另一回事),但也并不惮于使用最新的技术。因而在系统核心层面支持是相对理想的——既不像Debian那样过于注重稳定而舍弃了众多新硬件,也不像很多发行版盲目追新带来众多的错误。似乎也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要相信德国人的严谨。”,更何况这还是Novell的产品。

新要素……有意了解的同学可以点击这里速览(Take the tour,这样翻译大概没错)一下(不过鉴于私网志的人气,大概不会有人这样做)。11.2已经很老了,所以看上去新要素有些多也有些杂乱,在此私只把自己感兴趣的列一列吧。

Linux 2.6.34内核:
支持大量未发布的(和新发布的)英特尔处理器与芯片组
增强虚拟化技术
适用于新硬件的更好的能源管理

私一直很搞不懂像Ubuntu这样相对激进的系统为何在换内核上这么谨慎。外包装工作做得再好,面对日新月异的硬件,没有好的内核都是不可以的。OpenSUSE在这一点上反倒成了先行者。

图形驱动方面:
X.org 7.5和 xserver 1.8
ATi、Intel与Nvidia显卡默认开启KMS (Kernel Mode Setting)
Nouveau成为默认Nvidia显卡驱动
Radeon视频驱动(Radeon video driver)取代Radeonhd驱动

驱动……大概是A卡Linux用户永远的痛。在Windows下用MobilityHD5650显卡,传感器回报温度50度,到了Linux下,用开源驱动温度就是65-75度,用闭源驱动根本连系统都进不去。于是有人(CS Slayer大神,fcitx的开发者……之一)建议私用适合追新党的Arch。不过在虚拟机里跑了之后发现硬盘分区每次都会失败。这样一个连桌面都没的按说非常强大系统在虚拟机里跑竟然出了问题,在私家中只有一台好用的PC的情况下,怎么敢尝试实装?看来私的水平也就是ubuntu、OpenSUSE这些。如今大概只有OpenSUSE可以小小地期待一下,期待X.org、KMS和Radeon驱动。

KDE桌面:
KDE多点触控设置工具(Synaptiks touchpad configuration tool)支持
附带KSuseInstall软件安装程序
KDE升级程序(KUpdateapplet)支持发行版升级(dist-upgrade)
默认GTK主题使用Oxygen-molecule

都是重量级的东西。
先是多点触控。私的笔电就是多点触控的触摸板,这次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不过KDE的缩放操控要想赶上Mac OS那流畅度尚需时日。
在Kubuntu上一直没有好的图形化软件(软件包)管理器(KPackageKit实在难堪大用),OpenSUSE却附带了很多(上述的只是部分),Novell不愧是KDE的银级赞助,没让私这个KDE控失望。
Oxygen-molecule主题私在kubuntu上是用过的。虽然需要加载一套GTK主题引擎,但是最后的效果非常的和谐,除了没有窗内动画以外GTK程序的外观几乎和Qt程序无异,给人以非常舒服的感觉。

Gnome桌面:

由于私不是Gnome粉,就懒得翻译了。只说一点:Gnome3.0功能预览——Gnome Shell和新的辅助堆栈管理(accessibility stack)。该懂的人会懂的。

暂时就这些了。总之……OpenSUSE加油!开源界加油!

后记:仔细研究特性列表后发现几个翻译上的错误(唉,都是新玩意儿,不太好搞懂),现已修正。如有E文高人发现其他错误,还望多多指正。

Windows7很好,但是还是很想实装Kubuntu10.10

Windown7好不好?太好了。私不知许多买了新机的人好好的Win7不用却装回XP的人究竟为了什么。私的Win7是Home Basic版,没有许多华丽的Aero效果。但一个系统究竟怎么样不是要看有多少漂亮的视觉效果的。固守Win95时代的任务栏并没有好处,无处不在的搜索、语义学索引面向的是真正的用者(而不是只用电脑玩游戏的人,大概)。这些东西只要实际用过,大概不会有人认为是鸡肋。可惜许多人惮于学习,许多人不习惯尝试。

Win7这样一套系统,说实话,Home Basic的CN¥399绝对是国情价。即使您不新配电脑,把自己的系统升级到Win7也是有理由的。至于能配起当今主流PC的人,自然也绝对有能力买到一套Win7 Home Basic。

可是私依然对kubuntu念念不忘,或者说只是对KDE和debian的软件包管理念念不忘。KDE有很多东西是抄其他桌面的,抄Gnome的有,抄MacOS的有,抄Win的自然也有,像是很多先进桌面风格的大杂烩。但KDE的许多独创还是应当记住:dolphin分屏、内嵌终端、krunner的多能性、kickoff的搜索。当然还有好多好用的软件,比如kate,比如konsole。当然由于当今GTK/Gnome联军上位,大量很好的软件还在Gnome那边,并且kwin窗口绘制效率还不很高。但是……真的很怀念这样一个真正“面向用户”的桌面环境。

kubuntu10.10,默认KDE4.5……的确还是想用一下。改天把虚拟机里面的东西Dump出来,实机装吧。

Vim部分配置

主要用Vim写普通文档和Python脚本,怕以后配置的时候忘了,先记下来。

设置默认打开路径:

cd <PATH>

设置检测若干种编码,且默认保存为utf-8(Win):

set fileencodings=utf-8,ucs-bom,cp936,gb18030,big5,euc-jp,euc-kr,latin1
set fileencoding=utf-8(这行貌似可以不要)

设置自动缩进为四个空格:

autocmd FileType python setlocal et sta sw=4 sts=4

KDE4.5,新生……

KDE4.5上网本界面

其实私早于虚拟机中装了kubuntu10.10,默认环境KDE4.5 beta1,且Kubuntu10.10在虚拟机中(令人惊讶地)可以开启部分kwin特效。所以关于KDE4.5的种种其实已有所体会。今日逛KDE官网,发现4.5的RC1已经释出,这似乎意味着下半年的KDE4.5正式版愈近了。上图是KDE4.5网本界面,当然含私在内的多数人应更青睐桌面版。官网源码包已提供下载,Kubuntu官网也已释出更新软件源,追新派不妨一试。

自4.0beta以来KDE素以变化之大、特性之激进称奇。相比KDE4.4之于4.3,4.5大刀阔斧,大量特性瑰丽奇绝,加之大量元素借鉴(抄?)自Mac OS与Windows7,变化之大令人惊叹(变化详见此处),不知有否迎击Gnome3.0的味道。大战在即,若今次Qt上位,KDE有望摆脱当前的尴尬局面。

然试用过后发现kwin效率仍远不及compiz,故KDE的操作流畅度问题仍亟待解决。却又逢Gnome2.30特性滞后,Gnome3.0前途未卜(若今年九月Gnome3.0如期亮相,大战不可避免)。开源界两大桌面环境皆问题缠身,此种境况不知何时有个尽头。

[转]Vim,Emacs排名不分先后

=============================
作者:jiqing
email: [email protected]
homepage: http://hi.baidu.com/jiqing0925
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
=============================

一同时提到vim和emacs,就几乎一定引发关于哪个更好的圣战。
据说这个圣战从很早就开始了,偶尔还会有windows下的ultraedit的用户来凑凑热闹。
这里我只讨论vim和emacs,忽略其它。
我的主张是,vim和emacs各有千秋,但是有哪个更适合你的问题。

说说我的切身体会吧,我一开始用的就是vim,用了两年vim,
几乎什么都是用vim编辑。手册也完整地学过一遍,也可以说有些功力了。
不过我始终觉得vim恐怕不是适合我的编辑器,使用它有时我的心情浮躁。

于是俺决定试用一个星期的emacs,虽然一开始觉得他的操作繁琐,
不如vim快捷,但它不知为什么能带给我平静的心情。
慢慢地适应了它的操作,觉得它的操作并不慢。
打开多个文件时,比vim便于管理。复制粘贴其实比vim更人性化。
当然编辑一个文件的效率和vim的极限操作是比不了的,
但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编写文档,而不是编辑文档。

虽然很快习惯并喜欢上emacs,但又舍不得放弃vim,
因为曾用很多的时间来学习和配置vim,vim的高效也确实不可替代。
于是俺决定一天用emacs,一天用vim(我很认真的,不要笑)。
但这种emacs和vim交替的日子只持续了5天。第5天,我用emacs的那天,
我忽然决定以后都用emacs了,不能再脚踩两只船了。

现在我的emacs一开机就开着,直到关机才会关闭。
不管编程还是写文档,我都在emacs里写。因为它的操作方式,
虽然较vim繁琐,但的确给我一种心如止水的感觉。
这种心静的感觉对于一个长时间对着电脑的人很重要的。
vim我并没有完全放弃,偶尔要编辑一些系统配置文件就用vim。

我绝对没有表达emacs比vim好的意思,只是发现emacs更适合我。
vim和emacs都很好,不是别的编辑器可以匹敌的。
只是emacs和vim真的是两种不同的风格,适合不同的人群。
如果你性格火爆,你可能会喜欢vim;如果你性格沉静,你可能更适合emacs。

只因为这两种操作方式太不同,所以引发了很多口水战。
很多时候是,如果一个人最先接触vim,就很难再转而去学emacs。
反之亦然。我这次从vim转到emacs就经历了很多的心理矛盾。

如果你只用过其中的一种,就鄙视另一种,是很不公道的。
我的建议是,最开始你两种都试用一段时间,先不要决定精通哪一个,
等有了足够的体会后再自己选择一个,选择后就努力精通它,习惯它。
达到没它不行的境界。但是,选择一个后,也不要攻击另一个的用户,
真的没必要。

如果Vim用IKJL或者WSAD控制上下左右……

……是不是就舒爽很多呢?

最近学Vim,老是分不清J和K哪个是上哪个是下。如果能把HJKL四个键用好的确能够提高效率,不过现在我选上选下的时候都需要考虑一下,有时还经常按错,让人有些无奈。

个人认为其实设计上把“H”键作为“左”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设计。键盘的常规指法是双手食指分别对着F和J键,如果要按H键,右手食指需要向左跨过一个键。大家可能也有体会,手指的前后运动要比左右运动容易很多,况且中指很长,向上按到I键非常容易;更重要的是I和J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不必费神去记住哪个是上哪个是下——当然Vim的前身Vi释出之时键盘上还没有方向键,不过方向对应的话或许更容易记住。

当然I键在Vim中默认已经被占用了(转换为插入模式),但该热键还有替代热键A和S(也许还有别的,但我还没发现),这两个键使用也相当方便,所以应该还是可行的。

关于WSAD……玩游戏的人肯定会乐意使用这个,不过大概最初的开发者是左手系的(和我一样,我很激动),所以四个键都被占了,而且d键作用很大也很明晰,不宜变动,所以……这纯粹是个想法而已。

最后……Vim有没有内嵌终端啊?找了好久都没找到……

Vim小巧强大,Python简洁明晰,应该是一对好搭档,而且又都博大精深。确实应该好好研究一下……

维基百科图片无法显示最方便的解决办法

如果您在用中国联通(包括曾经的网通)和中国移动提供的网络服务的话,大概连接维基百科会看到所有的图片都是白板一块。这是因为ISP屏蔽了维基百科的图片服务器。以前我一般都是修改host或者直接翻墙,但是如果用别的机器上网就要重改一次,非常麻烦。

后来俺上网随便逛的时候发现维基百科很体贴地弄了个设置……

首先要求您有维基百科的帐号,并且登录上
然后选参数设置——小工具
然后再往下看一点,再往下一点……
看到那个“中國大陸專用工具”了么?就是它,勾上它……
最后,毫不犹豫地保存,刷新页面……
这样的话,绝大多数图片都可以显示出来,并且也可以上载了。

以后在任何一台机器上,只要用自己的用户名登录就一切妥当。

当然,最彻底的解决方法还是它里面提供的修改Host。如果只是自家用,还是修改Host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