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色彩还原

买新PC(IdeaPad Y460)之前私一直没注意过这个问题,只知道高级的显示器通常色彩还原更佳,专业和色彩打交道的甚至可能会用到传统的CRT显示器。新PC到手后,觉得新显示器的灰色显示得有点像咖啡色,和旧PC比对一下,果真明显偏红。不过私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后来慢慢看着也就习惯了。

前几日新PC去送修,再度启用了立下汗马功劳的老ThinkPad R51e。查看某些资料时,说明中提到了不同的颜色高亮的意义,其中包括了浅灰色。然而我在正文中却始终没有找到“浅灰色”,只有“浅蓝色”,于是私立刻想到了显示器色彩还原问题。

于是乎弄来一套色票(其实是找别人打印的),拿着去比对,发现果然如此。在R51e的显示器里面测试,在一定范围内,明度(参看HSB色彩空间)越高的灰色越偏蓝,但纯白色则有些偏黄。色彩偏移还是挺明显的。

当然私用的色票也未必准确,不过确实可以看出一些东西。如果看到这篇网志文章的人购置显示器的时候能自带一本色票,大概就能选到更好的显示器了。

好消息——HD5000系开源驱动初现

前一阵子一直在捣鼓宕机问题,没怎么关注开源界的动向。这条新闻是CS Slayer大神(画外音:大神个p)看到并告诉私的。一年了……距离第一个Evergreen(俗称RV870)发布已经一年了。开源界终于有了自己的HD5000系驱动……这一刻私对AMD的怨和对开源的无奈都烟消云散。

新闻地址在此: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article&item=amd_evergreen_3d&num=1

//

以下是部分原文翻译:

……

今日,距首个Evergreen图形卡发布332日,公众终有了首个支持ATI Radeon HD 5400/5500/5600/5700/5800/5900系列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的开源驱动。此前,Radeon HD 5000用户仅有二进制ATi催化剂驱动(商业驱动)可用,该驱动尽管是注重极致性能与强大特性的用户的唯一选择,却被普遍认为尚待调试且错误连天。

当DRM(直接渲染管理器,大概是这么翻译)在Linux内核扎根以支持最新一代硬件,DDX驱动(那是什么?)终于开始提供2D(EXA)和X-视频的支持。目前,该支持处在xf86-video-ati driver的evergreen_accel分支中。开源X.Org驱动中加入了超过11000行代码来添加该适用于Radeon HD5000家族的2D/video支持。AMD的Alex Deucher贡献了这其中的大部分。在未来几周内,这些代码会被合并至xf86-video-ati driver的主线中。目前已知在使用这些加速代码时在某些情况下存在GPU挂起问题。这些代码依赖2.6.35或更高版本内核的KMS(kernel mode-setting,内核模式设定)运行。

……

让那些最终用户不悦的是(不知道怎么翻译,原话是For those end-users not comfortable building graphics drivers from source),这些代码稳定化并且进入Ubuntu10.10和其他在2010年第三季度升级的发行版已经太迟了,不过它们或许能在Ubuntu11.04和其他2011年上半年的系统中有很好的表现。

//

虽然里面说代码很快将会进入主线,但我既不用Arch也不用fedora,其他各大发行版什么时候采用最新版本的开源驱动还是个很大的问题。原文里说ubuntu10.10是没戏了,可能在11.04里加入,真是个悲惨的消息……

不日这个笔电将会送修,大概9月前能做好一切准备。

看来私的IdeaPad Y460终有一天将不悲剧。泪流满面……

IdeaPad Y460宕机问题研究续

昨日用FurMark+Prime95测试时其实并非满载时发生宕机,而是在私关闭prime95的之后的1到2秒内才出现。这和私玩使命召唤过程中宕机多在地图切换时出现的情况相符。切换地图时主要是将硬盘中的数据读入内存,CPU和显卡负载很低。

当初私无法确定是因为硬盘还是CPU、显卡电压变化引起了问题。今天私再次进行了测试,果然满载时没有问题,当CPU负载骤降时宕机现象出现。整个过程中硬盘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于是可以排除了硬盘造成问题的可能。

不过现在依然无法确定问题的所在。可能是CPU本身的问题引起,也可能是CPU电阻突然增大,而由于电感的原因总电流没有瞬间变化,使得周边元件电流过大造成宕机,还可能是温度骤降导致瞬间接触不良……

不管问题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可重复验证的,应该可以得到维修或者更换的机会。当然私现在更希望的是退货,这样就可以换ThinkPad SL410了,不过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

现在私终于醒悟了。性能这东西于笔电来说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更应看重安全和稳定。

IdeaPad Y460,负载过高宕机……

不久前用私这机器玩使命4居然宕机了(以前未曾出现),并且在之后的日子反复出现,绝非偶然。所以又用其他软件(FurMark+Prime95,真是残酷……)测试了下,发现负载一高就容易宕机(除风扇外一切可感知设备均失效,包括声卡)。考虑到最近和硬件方面有关的变动,原因可能有以下:

1、温度过高
虽然以前未曾出现这个问题,但难保不是因为用得时间长了问题才暴露出来。但是如果用了一个月就成这样(并且还都没使劲玩游戏啥的)实在是有问题,而且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是温度过高通常会直接断电而非死机,所以可能性似乎不太大。

2、升级BIOS
想来想去就这个可能性最大。 不过许多人都升了58WW驱动,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刷回去测试。

3、形变太严重
前不久回老家,笔电有一次被放在自己和座位靠背之间,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不过同样地,如果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住说明还是有问题……

更新:4、Intel诸驱动
更新了Intel的芯片组驱动、AHCI、TurboBoost和ME。想了想,这些驱动都和核心硬件关系很紧密,引起这个问题还是有可能的。不过Intel驱动已经好久没有变动过,Intel的响应应该还不至于这么慢吧?

//

总之,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就干脆联系更换。

OpenSUSE装ATi商业驱动失败……

一堆错误提示,真的都懒得找解决方法了……

有时候生气了想想干脆老老实实用Win算了,至少还能玩点好游戏啥的。结果转念一想,还是舍不得那么多好玩的开源软件和高度的自由……比如想换套桌面环境就可以换,想自己定制也都可以……

开源驱动在黑暗中摸石头过河,举步维艰;商业驱动像后娘养的孩子。为嘛人家nVIDIA就好好的,ATi就这么悲催呢……

看来还是得期待开源,就算是黑箱也比商业有前途,最起码人家不断追求进步……

PyQt的折磨……

PyQt的折磨……

写程序,当然不是短时间内能速成的。不过如私这般非科班成员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于是乎只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思想和用法。尽管最后的结局多半是学成了半瓶子醋,但好歹还能弄出点东西,万一未来有什么特殊需要,无软件可用的时候还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至少私就是抱着这种心态学编程的。

然而当私学PyQt的时候才发现噩梦刚刚开始。官方的文档通常都是所谓的“参考文档”,这种文档有点像字典,意思是当你不知道用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翻找一下,所里里面写的东西并不适合初学者读。新手真正需要的是一本“教学文档”,这样的文档好比语文课本。课本里不可能展示出字典里所有的字,但却能教会基本用法。毕竟得先知道语言大概是什么样子才能查字典不是?

Python流行度高,教学自然好找;PyQt则不然,教程相当有限(Qt的倒是多,不过大多是C语言的)。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几个还不错的,一个是《PyQt tutorial》,一个是《Rapid GUI Programming with Python and Qt》。不过里面很多地方说的都不非常清楚(比如各种类的函数和方法。顺带一提,函数和方法到底有啥本质区别私到现在还没搞明白),所以还是得查手册。Python的参考手册写得虽然看着不很漂亮,但至少还算明确,还有个搜索框,凡是Python里面有的知无不言(私有时候都嫌他罗嗦)。PyQt的文档就很夸张,很多方法在文档里居然都查不到,就算有也都是一笔带过,或者是随便给个重定向让你去翻。最后看得还是一头雾水……

大概Riverbank的人觉得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看就该明白,这种简明的写法可以让程序员在程序的海洋里遨游得更快更好。可惜私是纯粹的小白,于是乎只能在PyQt的海洋里勉强扑腾两下,趁着没淹死之前捞上几条有点价值的信息,回去完善自己的几个简单的小程序。

35rc6内核崩了……

用Failsafe能进,但用正常模式就黑屏,连背光都没有……

本来还挺期待的,结果依然悲催……这问题,到底啥时候能解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顺带一提,OpenSUSE的软件站恢复了。

伪·(伪·(伪·通向图形之路……))

就是这东西……理发店会员卡管理程序……

悲惨的图形之路

图片里已经基本上显示出所有功能了,数个星期的学习(玩)成果就是这个,啥功能也没有的图形外壳……orz

昨天想检验一些用法记没记住,就写出来了,结果发现菜单的写法还是快忘光了……

外壳是纯用文本写的,啥功能还没有呢就50行代码了。看来还是把图形和运算分开写比较好,不过很多地方都是交织的,根本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分得开……

貌似唯一的进步就是50行代码写完之后仅错了一处。

//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悲剧啊……

升级了Linux Kernel 2.6.35……

私完全是为了降温才升的内核。小道消息说Intel CPU节能管理有进步,于是就一直想装,不过OpenSUSE的Kernel of the Day(KOTD)包构建服务居然挂掉了,后来还是用Git的rpm包升的。

升了之后,很难说有什么改观。刚才测了一下,闲置时52到53摄氏度之间,稍稍一动就奔60,开个Google Chrome浏览几个网页打打字就60以上,有时候能上65度。虽然比闲置就60好,不过很难讲是不是因为今天帝都比较凉快。

比较明显的倒是充电器发热似乎降低了,不过依然很难讲是不是因为天气的缘故。

如果到了冬天这问题还不能解决的话,大概寝室就不用插电暖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