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E下的network manager

ADSL拨号上网。曾经(kubuntu10.04)好过一阵,升级到10.10后又不行了,不知道是因为啥。

又不太想用GTK下的工具代替,总之左右为难啊……

但是我一直在奇怪啊,难道kubuntu团队从来都不测试ADSL就发布的么?

OpenSUSE装显卡驱动后的悲情

当年最终放弃OpenSUSE主要也是因为OpenSUSE上怎么也装不上显卡驱动。鉴于kubuntu问题不断,自从知道需要禁用集成显卡之后就一直想装OpenSUSE,昨天跟CS Slayer仁兄交流后学到了OpenSUSE的1-click install,觉得似乎更有装的兴致了。
由于之前的悲剧(详见曾经的网志文),安装这一步基本已经轻车熟路了,于是乎迅速装上。去找ATi官方的驱动,ATi官方驱动搞得还蛮好,有.run运行脚本,很容易安装完毕,然后重启……

重启之后发现绘制更慢了……Firefox变色问题出现,浏览OpenSUSE网站那满屏幕的紫啊……于是乎确定变色问题是10.9驱动引起。赶紧把驱动卸载掉,仔细看了看说明书,结果发现里面一堆依赖。zypper里面一输gcc,发现OpenSUSE居然连gcc都不给带……大概是因为依赖不全的关系。
不过各发行版各搞一套,私实在搞不清那些依赖在OpenSUSE里面到底叫什么名字。没办法,官网去搜,还真发现了FGLRX商业驱动,二话不说给装上。

重启后发现非常流畅,FGLRX固有的窗口缩放延迟问题不在了,大概是打包者打上了那个延迟补丁。一开始用着相当舒畅,不过后来就发现渲染错误已经严重到影响使用的程度。尤其是plasma相关的部件和kwin的变暗,整个屏幕都跟着闪,即使在日常应用之中黑块云云还时隐时现,让人倍感无奈。

鉴于出现的闪屏和变色问题……现在暂时用回了kubuntu,等那天闲下来的时候把那些依赖搞搞清楚,然后直接装ATi官方的。

顺带一提,本来私以为Novell自身难保,SUSE会遇到阻力,后来发现OpenSUSE11.4已经进展到第二个Milestone了,感到很欣慰啊,但愿OpenSUSE一路走好。

关于KDE鼠标高级设置中两个不太容易搞明白的概念

曾经见过有人专门开辟一帖解答KDE中让人犯糊涂的概念,不过他本人似乎解释的也不是很好。今天找到KDE帮助中相关的条目,给翻译了一下(貌似中文版KDE在内建帮助中已经翻译了,不过把它抠出来不容易,还是翻译了一下),贴在这里。其实这几个概念容易弄混的原因主要是翻译得不理想(特别是对对Windows鼠标设置比较了解的人来说)。比如“指针加速”,如果翻译成“指针倍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忠不忠于原文其实无所谓……

//

指针加速

该设置允许您改变屏幕上鼠标指针和真实输入设备(可能是鼠标、轨迹球或其他设备)移动距离的关系。高加速倍数会导致指针高速移动(即使您只是小幅移动物理设备)。
提示:在多数系统上,1x到3x运行良好。超过3x可能使得指针不易控制。

指针快速移动阈值
该阈值规定了指针加速开始生效前鼠标指针移动的最小距离。如果鼠标移动距离在该阈值之内,鼠标指针将会按照指针加速设置为1x时的速度移动。由此,当您小幅移动物理设备(如鼠标)时,您仍旧可以精确控制鼠标指针,而大幅度移动设备时则可以让鼠标指针迅速到达新的位置。您可以在框中输入一个数值或点按输入框右侧的上/下按钮设置该值。
提示:通常情况下,指针加速一项设置得越快,指针快速移动阈值应该设置得越高。比如指针加速阈值设为4像素适用于指针加速为2x的情况,但如果是3x的情况,10像素的阈值设置会更好。

教材里的古怪

明明是教C++的,用的居然的都是C的标准库和C的函数。搞得我在网上找的一些资料看得一头雾水……于是乎仔细研读了一下,书里面教的其实全部都是C,C++的特性都没用到过。想想,大概是为了代码上和C兼容性吧。不过既然如此,C效率又高(一家之言,一家之言),为啥不学干脆学C呢?

当然,那里面讲的内容也都比较简单,大概也不需要那些面向对象的编程。

顺带一提,那教材里好多错的说,居然还给印出来了……

终于还是要面对C++的

不仅是C++,还必须得用Visual C++(而且还必须得用6.0)。看来微软在中国高校中的垄断地位一时半会还真无人能撼动啊,这叫私情何以堪。

其实只是做些初步学习,写一般的程序Vim足够用了,Visual C++的作用大概只是用来Debug而已。Eclipse貌似也挺爽的,就是文件体积有点大,而且没有和Python打包在一起的版本(PyDev那个名字古怪的不算),所以以前就没怎么尝试。以后倒是可以试试,对C来说貌似一站式下载就可以了。

想想也是好事。CS Slayer仁兄说在计算机发展到一定境界之前还是很需要这类可以对硬件进行调度的语言,私也有这样的感觉。见识见识总是很好的,说不定以后私就从Python转投C++和Qt了,Qt最初就是给C++绑定的,资料更多更完善。

话说貌似最近网志更新的都很短呢,没办法,实在是挺忙的啊,诸君少假借之吧。

此时我想起了Gnome和KDE

当年Gnome宣传图那个大大的“Gnome2.30=Gnome3.0”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离Gnome第一次跳票之后确定的时间不到一周了,Gnome除了Shell外还没什么重要的东西放出来。我对6个月之后的事情还是很担心。

当年KDE4.0也经历了跳票的时期,这大概是每一次重大升级必要的磨合,但KDE4真正发布之后反而遭遇了用户叛逃的窘境。我不知道Gnome是否会重演这一幕,甚至我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希望这一幕发生。只是开源界不要因此遭受重创就好。

做了个新的Fcitx主题(皮肤)——内涵帖

Fcitx新旧面板对比

Fcitx新旧面板对比

//

这个主题(也称皮肤,不过私更喜欢叫它主题,还望见谅)是在CS Slayer大神做的默认主题的基础上改的。上图中上方的那个就是原主题,最初主要是为了兼容性做成了矩形+单色。不过既然Fcitx4.x开始支持自定主题(并且不再提XFree86的事了),默认主题太寒酸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但是照顾到关闭kwin的时候不能启用透明,最终的设计还是矩形(其实整个布局都没有改),只是在面板的内部做了一些小修改。最后的整体效果貌似还可以,不过据ubuntu中文论坛的人说有点花哨?也许吧。但私觉得比那个啥搜狗输入法的部分所谓“简洁”主题可是好太多了。

其实说到输入法主题,私比较喜欢谷歌拼音输入法2.0默认的那个。设计简约又不乏味,明快又不张扬,实在很好。不过为了不被说太山寨,况且默认主题不能用谷歌拼音那样的阴影,所以还是不要照搬了。

这个图片本来是做成了一个宣传图性质的,后来听了CS Slayer大神的话,觉得Fcitx以前一直是以比较踏实的态度默默地前进,做得太招摇确实不太好,所以就删去了广告性质太强的语言,不过主要结构没变。另外要说的是字体,图片中新版界面用了微米黑字体,但那是需要手动指定的,所以也不能算作“默认”了,不知道这算不算虚假宣传……

//

长假将尽,回首一望,实在没做多少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大概这算一个吧,最起码还算可以拿得出手(相比之下理发店会员卡管理程序根本是小孩过家家)。这大概是这个假期做的最后一件有价值的事了,果真怅然若有所失。

//

最后想说的是开源……开源是一个信息世界的乌托邦。除去商业公司利用开源来赚钱外,它的存在可以说是一种“反常态”。程序员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他们也要吃饭,也要养家糊口。然而人类总还残存着某些梦想与冲动,希望构建起没有金钱、权力与勾心斗角的理想国,希望人们能永远保持最善良、本真的情感。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世界中的种种,那么,就让这个乌托邦在信息的世界中存在下去吧。

理发店会员卡管理程序的一些解释和预告

理发店会员卡管理程序的一些解释和预告

这个程序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私本打算学PyQt,0.5版以后全面转向图形化。私不记得自己有没有作出承诺(如果有的话就跟Gnome一样悲剧了),不过最初就是这样想的。其实私现在的水平用PyQt还是能做出一个基本的图形界面的,但如果单纯用弹窗的话界面会显得非常臃肿。所以思想基本上是做出一个类似KDE或者SCIM配置程序那样的界面,左边选择分类,右边的面板自动更改。不过凭借私目前的功力写出来还很困难,同时由于PyQt和Python很多地方有不同,基本上想用上图形的话代码也要重写。

还有一个原因是IdeaPad送修,所以原来的PyQt开发环境和源文件暂时都没有了,继续图形的话也比较难。

//

综上……私决定,继续推出文本化的0.5.0版,继续增加功能。其实有一个一直没发布的0.4.7版,增加了启动加载的东西,稍稍改善了运行时的效率(也增加了启动时间)。目前0.5版的一些想法是密码功能,否则的话知道一个卡号随便就用实在是不太安全。

//

未来的版本什么时候会有图形化的东西呢?也许很快(0.6版),也许要很长时间……

Vim7.3发布

IdeaPad Y460送修之前,Vim7.2用得一直很好,所以最近也就没到Vim的网站上看。今天由于要暂时用老笔电写写程序,于是去看了一下,发现Vim7.3在8月15日发布了。

Vim官方网站:http://www.vim.org/

//

翻译:

[2010年8月15日]经历两年的攻坚,新版Vim终于面世。它包括大量错误修复和许多新特性,将比以往的版本更好。详请参阅声明(发布于Google Group,被GFW墙)或直接访问下载页面。(Bram Moolenaar)

//

啥时候默认Unicode一下啊……另外如果能用GUI设置而不用老编辑配置文件就好了。